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本息9.8亿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5、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6、《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深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国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开启了资本主义浪潮。
8、历史背景
参与八国联军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想法。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9、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当时为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清政府曾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同时宣战,此外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东交民巷使馆时,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的使馆焚毁,所以辛丑条约除了八国联军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
清政府曾以光绪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十一国同时宣战,此外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东交民巷使馆时,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的使馆焚毁。所以在签订条约时,基于上述原因尽管三国未直接派兵参战,但是也签订了《辛丑条约》。
1900年10月,法国率先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基础。经各国公使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12月24日,11国(八国之外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同向清廷提出《议和大纲》12条。清政府完全接受。
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与德、奥、比、英国、美、法、意、日、俄、荷、西11国公使会晤。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在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
2、这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3、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洋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