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古老的兰花品种
清朝鼎盛时期的康熙天禄年间,就发现了玉素梅的身影,还被当时的文人雅士所赞誉。它的叶片狭长,长度可达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宽度在0.5厘米到1厘米之间,厚度比较匀称。整个植株高度相比较而言要比其他的植株要低矮一些,它的花剑不高大约只有6厘米左右,花剑和花蕾都是呈紫红色,在兰花当中算是比较独特的一种了。这样一棵历史悠久的兰花时至今日还被很多人所喜爱,可见它的魅力确实不凡。
二、最名贵的兰花品种
如果是按照价格来区分名贵兰花的话,这莫属于瓣莲兰花了,它的价格十分昂贵,曾有人出价两百多万元买一棵植株,可见它的名贵之处。它所盛开的花朵十分的与众不同,颜色比较鲜艳活泼,不同于其他的兰花那样优雅恬静,因此这也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品种。这样的兰花不仅具有自然富裕的魅力,还具有比较高深度的美,成为人们鉴赏瓣莲兰花的途径。
从历史教科书上可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有四个,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是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华夏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和所在地区的影响。
当我们在感叹国外建筑的神奇时更应该对国内的传统建筑艺术多去了解,土楼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
那么,本期土楼文化看看裕昌楼。
裕昌楼
裕昌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寮村上节社,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高5层18.2米,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楼内墙体均以杉木筑建。坐西朝东,为观音坐莲穴位。
在部分支柱左倾右斜。经过风霜雨雪,造成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但是裕昌楼建成600多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山。因此,被称作“东歪西斜楼”,裕昌楼有东歪西斜700年之说。
在五行道造型。裕昌楼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兴建居住,故整座楼设计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大卦13开间,小卦9开间,每卦设一部楼梯,外墙设五个了望台。五姓人家,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行排列,体现祈望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在楼中厝。裕昌楼与田螺坑土楼不同,祖堂不在大门对面的大土楼一层,而是在大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
裕昌楼祖堂有三个门:正门为喜门,喜事、祈神由此进出;左为生门,祈愿孩子平安有作为,由此进出;右为死门,办丧事由此进出。
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状各异,煞是好看。
在水井。裕昌楼除了大天井有水井之外,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深约1.5米,直径约0.6米,井水清洌,水源充盈,拿起水勺伸手即可打水。
在楼层设计。裕昌楼有五层,一层为灶间(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层老人居住,四层年轻人居住,五层存放棺材。
文化可以去创造,但是要想传承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历史上有名的建筑有着许多,我大中华的几千年文化历史也不是闹着玩的!
那么,本期民族文化盘点中国最古老的建筑。
中国古建筑第一国宝: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属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现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
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因此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寺内唐代木构大殿、彩塑、壁画、墨书题记、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经幢等,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857年建成。
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唐朝时,法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十二米的弥勒大阁,僧徒众多,声名大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后,宋、金、明、清,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
1937年6月,中国当代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1949年后,政府和人民对佛光寺着意加以保护。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环抱,寺内古木参天,殿堂巍峨。这里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们观光的胜地。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